晚上与老师东拉西扯地闲聊。聊着聊着,就随手翻看起桌上的一沓作文本来。老师说,孩子不多,整个二年级才一个班,共24个学生。
在乡下的学校,二年级孩子刚刚学习写作文。本上的作文很短,大多干马巴巴的一页就完事。乡下孩子终究不比城市孩子,想像力及其匮乏,那些苍白的文字实在无味。但我翻着翻着,不经意间就停下来开始细读一篇《我的理想》。
粗糙的格子本上写道:“阿爹还没走(当地称人死为“走”)的时候,他对我说,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,长大做个科学家;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(人员),说这样啥都不怕。我不想当科学家,也不想当公安。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,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。因为阿妈胆小,怕鬼,我也怕。但阿妈说,狗不怕鬼,所以我要做一只狗,这样阿妈和我就都不怕了......”
作文短,刚好一页,字歪歪斜斜的。那一页,老师画了个大大的红叉,没有打分,估计是严重的不及格了。是呀,普天之下有谁的理想是成为一只狗呢?做老师的,一定会斥责这孩子......
远离贫困的家乡,我已在城里生活好多年了。经历过各种世相人情,自觉已是刀枪不入,很难再有什么事能轻易让我感动。然而,那一天,我被这个二年级学生“理想”震撼了,觉得鼻子酸酸的。我敢说,这是世上最感人的理想!(《读者》2003年第5期、16页,作者:蔡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