凶猛的飓风往往都有一个温柔的女性名字。比如刚刚象一场战争蹂躏了新奥尔良的“卡特里娜”(Katrina)、正在北卡横行得让人心惊胆战的“奥菲莉娅”(Ophelia)、还有今年将要先后降临的“玛利亚”(Maria)、“丽塔”(Rita)和“威尔玛”(Wilma)。
据说,一开始,人们是用圣人的名字来给飓风命名的。比如,1825年7月26日袭击了波多黎各的叫圣Santa Ana;1876年和1928年的9月13日袭击了波多黎各地区的叫“San Felipe I”和“San Felipe II”。古人好象更有智慧,他们认为飓风如此无常而又如此无法控制,因此非圣人不可为。
不过,从1953年开始,美国气象局开始用女性的名字给登陆的飓风命名。更早一些,19世纪末的澳大利亚气象学家雷基(Wragge)开了用女性名给飓风命名的先河。用女性名字给飓风命名的传统直到1978年才有了些微改变,从那时起,气象学界也开始把男人的名字用在飓风上。之所以有这个微调,也许是因为当时世界范围的女权运动正处于第二次浪潮,妇女解放已经摧枯拉朽。
那么,当初气象局家为什么要用女性的名字来命名凶残的飓风呢?至今无从考证。窃以为这肯定与社会背景有关,跟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意识有关,无论东方西方,长久以来都对妇女蔑视,妇女在社会上长期没有跟男人平起平坐,而且还往往被男性认为是祸水。在西方,《圣经》就将夏娃描述为一个引诱者,亚当只是被引诱而已,所以上帝用生育之痛和从夫之辱来惩罚夏娃。在中国,孔夫子早就说了“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”。
其实,考察整个人类历史,朝代的血腥变迁和异族的攻城掠池大抵都是男性所为,相反,女性倒是维护和平带来和谐的一方。飓风用女性来命名,似乎是男性的一种恶作剧,也可以说是男性主导语言霸权的一个小小表现。其实,给飓风命名何以如此大费周章,按年头再给个序号其实就可以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飓风都一网打尽、区分开来了。如果一定要将飓风拟人化处理,何不给一些诸如“凯撒”、“安东尼”、“希特勒”、“墨索里尼”……之类的名字,倒还更贴切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