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行百里者半於九十
比喻事情越是接近成功,越是困难
- 行不从径
走路不遵循正道。比喻做事为学走捷径
- 行不贰过
谓犯过的错误不再犯。语出《论语·雍也》:“有颜回者好学,不迁怒,不贰过。”
- 行不副言
谓言行不一
- 行不更名,坐不改姓
表示自己是个硬汉,对别人毫无隐瞒
- 行不苟合
谓做事有主见,不随便附和别人
- 行不履危
不走有危险的地方
- 行不由径
①走路不抄小道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有澹台灭明者,行不由径,非公事,未尝至於偃之室也。”后以“行不由径”比喻为人正直或举止端方。②见“行不从径”
- 行不逾方
谓行动不逾越法度
- 行成於思
品德的养成在于能思考。现解为做事成功要动脑筋
- 行古志今
按古道行事,为当今服务。谓时异势迁,不可食而不化
- 行号卧泣
行走或躺卧时都在号呼哭泣。形容悲痛之极
- 行号巷哭
在大路上、在里巷中号呼痛哭。形容悲痛之极
- 行合趋同
行为志趣相同
- 行奸卖俏
谓恣淫行邪,弄姿作态
- 行间字里
谓文章的字句中间
- 行将就木
快要进棺材。指人临近死亡。语本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扞重耳呴将適齐,谓季隗曰:‘待我二十五年,不来而後嫁。’对曰:‘我二十五年矣,又如是而嫁,则就木焉。请待子。’”
- 行眠立盹
形容极度疲倦无精神
- 行若狗彘
行为象猪狗。谓不齿人类。语本《墨子·耕柱》:“子夏之徒问於子墨子曰:‘君子有斗乎?’子墨子曰:‘君子无斗。’子夏之徒曰:‘狗豨犹有斗,恶有士而无斗矣?’子墨子曰:‘伤矣哉!言则称於汤文,行则譬於狗豨,伤矣哉!’”
- 行色匆匆
谓出行匆忙仓促
- 行色怱怱
见“行色匆匆”
- 行尸走骨
见“行尸走肉”
- 行尸走肉
①比喻徒具形骸,庸碌无为,毫无生气的人。②比喻精神贫乏,徒有形体的反动分子
- 行尸走肉
见“行尸走肉”
- 行尸走肉
见“行尸走肉”
- 行师动众
谓指挥大军作战
- 行思坐筹
见“行思坐想”
- 行思坐想
谓不停地思考
- 行同能偶
品行相同,才能相等
- 行侠好义
谓讲义气,肯舍己助人
- 行险徼幸
谓冒险行事以求利。语出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小人行险以徼幸。”
- 行嶮侥幸
见“行险徼幸”
- 行行出状元
谓每种职业都可出杰出人才,用以勉励人精通业务,巩固专业思想
- 行易知难
孙中山的认识论命题,与古代流传下来的“知易行难”学说相对。也称知难行易
- 行有馀力
谓做好正常工作以后,还有可用的精力
- 行远升高
《书·太甲》:“若升高,必自下;若陟遐,必自迩。”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(譬)如行远必自迩,辟如登高必自卑。”后遂以“行远升高”比喻为学由浅入深,逐步提高
- 行远自迩
走远路必须从近处开始,比喻做事由浅入深,循序渐进。语出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如行远必自迩。”
- 行云流水
①比喻诗文纯任自然,毫无拘执。②比喻无足轻重
- 行者让路
行走的人相互让路。谓大家都谦逊有礼
- 行针步线
比喻设计划策
- 行之有效
实行起来有成效
- 行住坐卧
指一举一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