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心安理得
谓事情做得合理,心里很坦然
- 心谤腹非
口里不说,心里谴责。谓暗地里反对。语本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魏其、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,腹诽而心谤。”
- 心不两用
谓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
- 心不应口
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。谓为人虚伪
- 心不由意
谓不出于本意
- 心不在焉
心思不在这里。形容思想不集中
- 心长发短
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齐侯田於莒,卢蒲嫳见,泣且请曰:‘余发如此种种,余奚能为?’公曰:‘诺。吾告二子。’归而告之。子尾欲复之,子雅不可,曰:‘彼其发短而心甚长,其或寝处我矣。’”本谓年虽老却工于心计;后亦谓因年老而力不从心
- 心长绠短
喻力不从心
- 心驰神往
见“心往神驰”
- 心驰魏阙
见“心在魏阙”
- 心慈面软
心地慈和,拉不下脸面
- 心慈手软
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
- 心粗气浮
形容性情浮躁
- 心存目想
谓凝目注视,用心思索
- 心胆俱裂
形容极其悲愤或恐惧
- 心胆俱碎
见“心胆俱裂”
- 心荡神迷
见“心荡神摇”
- 心荡神摇
谓神魂颠倒,不能自持。亦谓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
- 心荡神怡
见“心荡神摇”
- 心到神知
本谓诚心敬神不必多事繁琐之礼。后喻对人尊敬,重在心意,不必当面表示或在口头上说出
- 心低意沮
情绪消极低沉
- 心烦虑乱
同“心烦意乱”
- 心烦意乱
心情烦躁,思绪杂乱
- 心烦意冗
同“心烦意乱”
- 心非巷议
心里不满,而在私下议论。语出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入则心非,出则巷议。”
- 心服口服
心口如一地信服。语本《庄子·寓言》:“利义陈乎前,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。使人乃以心服,而不敢蘁立,定天下之定。”
- 心服首肯
谓心里信服,并点头同意
- 心浮气粗
见“心粗气浮”
- 心浮气盛
形容性格浮躁,态度傲慢
- 心腹大患
见“心腹重患”
- 心腹之病
同“心腹之疾”
- 心腹之患
同“心腹之疾”
- 心腹之疾
指体内致命的疾病。比喻严重的隐患
- 心腹之交
知心朋友
- 心腹之忧
犹心腹之疾
- 心腹重患
指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
- 心甘情原
非常愿意,没有丝毫勉强
- 心高气傲
心气高傲,谓要强好胜而自视不凡
- 心孤意怯
谓心虚而胆气不壮
- 心贯白日
谓心地与太阳一般光明。极喻坦诚,磊落
- 心广体胖
心中坦然,身体舒泰
- 心广体胖
指心情舒暢安逸,因而身体发胖
- 心广体胖
心中坦然,身体舒泰
- 心广体胖
指心情舒暢安逸,因而身体发胖
- 心寒胆落
同“心寒胆战”
- 心寒胆战
形容十分惊恐
- 心狠手毒
犹言心狠手辣
- 心狠手辣
心肠凶狠,手段毒辣
- 心花怒发
犹心花怒放
- 心花怒放
①比喻心情极其舒暢、愉快。②形容文思迸发
- 心怀鬼胎
心里藏着不可告人的事或坏主意
- 心怀叵测
居心不可猜测;居心不良
- 心慌撩乱
心里慌张忙乱,心绪混乱
- 心慌意急
同“心慌意乱”
- 心慌意乱
内心惊慌,思绪紊乱
- 心灰意败
犹心灰意懒
- 心灰意懒
灰心丧气,意志消沉
- 心灰意冷
犹心灰意懒
- 心回意转
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
- 心急火燎
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。形容心情十分焦急
- 心急如焚
形容极为焦急
- 心焦火燎
心里急得像火烧着一样。形容十分焦急
- 心焦如焚
心里焦躁,像着了火一样。形容心情焦灼难忍
- 心惊胆颤
见“心惊胆战”
- 心惊胆寒
同“心惊胆战”
- 心惊胆裂
同“心惊胆战”
- 心惊胆落
同“心惊胆战”
- 心惊胆战
形容极度惊恐
- 心惊肉跳
形容心神恐惧不安
- 心惊肉战
见“心惊肉跳”
- 心开目明
犹心明眼亮
- 心口不一
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
- 心口如一
想的和说的相同。形容为人诚实爽直
- 心口相应
想的与说的相一致
- 心宽体胖
见“心广体胖”
- 心旷神飞
犹言心境愉悦,飘飘欲仙
- 心旷神恬
同“心旷神怡”
- 心旷神怡
心境开旷,精神愉悦
- 心旷神愉
同“心旷神怡”
- 心辣手狠
见“心狠手辣”
- 心劳日拙
谓费尽心机,反而越来越糟。多用作贬词
- 心劳意攘
犹心慌意乱
- 心劳意冗
同“心劳意攘”
- 心力交瘁
精神和体力都极为劳累
- 心力衰竭
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。心脏因疾病、过劳、排血功能减弱,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。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、喘息、水肿等
- 心灵手巧
头脑灵活,双手灵巧
- 心灵性巧
心思灵巧
- 心领神会
内心深刻地领会
- 心领神悟
见“心领神会”
- 心领意会
见“心领神会”
- 心乱如麻
心情烦乱,像乱麻似的没有头绪
- 心满意得
心中满足,洋洋得意
- 心满意足
称心如意,十分满足
- 心满原足
见“心满意足”
- 心忙意急
犹心慌意乱
- 心忙意乱
犹心慌意乱
- 心明眼亮
头脑清醒,目光犀利
- 心摹手追
用心揣摩,追随仿效
- 心慕手追
心中仰慕而追随仿效
- 心凝形释
精神专注,达到忘形的境界
- 心平气定
心气平定,没有杂念
- 心平气和
①心情不急躁,态度温和。②谓身心安宁
- 心乔意怯
谓心神不定,感到害怕
- 心巧嘴乖
心思灵巧,能说会道
- 心如刀剉
犹心如刀割
- 心如刀割
比喻伤心痛苦之极
- 心如刀绞
犹心如刀割
- 心如刀搅
犹心如刀割
- 心如刀锯
犹心如刀割
- 心如槁木
犹心若死灰
- 心如古井
形容心境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。语本唐孟郊《烈女操》诗:“波澜誓不起,妾心古井水。”
- 心如寒灰
见“心若死灰”
- 心如金石
犹心如铁石
- 心如死灰
见“心若死灰”
- 心如铁石
形容意志坚定,忠贞不渝
- 心如止水
心里平静得像不动的水一样。形容坚持信念,不受外界影响
- 心若死灰
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。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
- 心上心下
形容心神不安
- 心神不定
精神状态不安定
- 心神不宁
见“心神不定”
- 心神恍惚
精神不安宁
- 心手相忘
极言得心应手
- 心手相应
谓技艺熟练,随心所欲
- 心术不端
心地不正派;居心不良
- 心术不正
见“心术不端”
- 心头鹿撞
见“心头撞鹿”
- 心头撞鹿
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。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
- 心往神驰
谓一心向往
- 心无二用
见“心不两用”
- 心细如发
亦作“心细於发”。极言小心谨慎,考虑周密
- 心细於发
见“心细如发”
- 心乡往之
对某人或某些事物心里很仰慕
- 心向往之
见“心乡往之”
- 心心念念
犹一心一意;念念不忘
- 心心相印
①佛教禅宗语。谓不依赖言语,以心互相印证。语本《黄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》:“自如来付法迦叶已来,以心印心,心心不异。”②谓心意非常投合
- 心雄万夫
形容极有抱负,气概不凡
- 心绪如麻
犹心乱如麻
- 心血来潮
旧谓神仙心中对某人或某事突然发生感应而有所知晓。后亦指突然产生某种念头
- 心怡神旷
同“心旷神怡”
- 心逸日休
谓不费心机,反而越来越好
- 心慵意懒
情思倦怠,精神萎靡
- 心有灵犀一点通
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。现常用以喻彼此心意相通。灵犀,旧说犀牛是一种灵兽,角中有白纹如线,贯通两端,感应灵异,故称
- 心有馀而力不足
心里很想做,可是力量不够
- 心有馀悸
事过以后,心里还感到恐惧
- 心猿意马
比喻人的心思流荡散乱,如猿马之难以控制。亦指这种流荡散乱难以控制的心神
- 心悦诚服
真心诚意的服从或佩服。语出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赡也;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,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。”
- 心悦神怡
犹心旷神怡
- 心殒胆落
形容十分惊恐
- 心殒胆破
见“心殒胆落”
- 心在魏阙
《庄子·让王》:“身在江海之上,心居乎魏阙之下。”谓臣民心在朝廷,关心国事。魏阙,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,其下悬布法令,因以代称朝廷
- 心瞻魏阙
见“心在魏阙”
- 心照不宣
心里明白,不说出来
- 心照情交
见“心照神交”
- 心照神交
谓彼此思想相通,情投意合
- 心织笔耕
唐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卷九:“《翰林盛事》云:‘王勃所至,请讬为文,金帛丰积,人谓心织笔耕。’”本谓为人撰文获得一定报酬,后亦以指卖文为生。参阅唐李肇《翰林志》
- 心直口快
形容性情直爽,有话就说
- 心直嘴快
见“心直口快”
- 心中有数
谓对于事情心里有大概的了解或处理起来有一定的把握
- 心拙口夯
谓心思笨拙,不善言谈。夯,同“笨”
- 心醉魂迷
形容极其迷恋
- 心醉神迷
见“心醉魂迷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