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不对题
文章内容与题目不符合。亦指话语与话题不合
- 文不加点
谓作文一气呵成,无须修改
- 文采风流
①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。②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
- 文弛武玩
文武官员玩忽职守
- 文从字顺
行文用字,妥帖通顺
- 文觌武匿
艺文兴而武道隐。谓尚文之风大盛。语本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武不可觌,文不可匿。”
- 文房四宝
指笔、墨、纸、砚
- 文房四侯
指笔、砚、纸、墨。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,砚为即墨侯石虚中,纸为好畤侯楮知白,墨为松滋侯易玄光,故称。参阅宋苏易简《文房四谱》引文嵩《四侯传》
- 文房四士
见“文房四宝”
- 文房四物
见“文房四宝”
- 文房四艺
指琴、棋、书、画
- 文风不动
一点兒也不动
- 文过其实
文辞浮夸,不切实际
- 文过饰非
掩饰过错
- 文过遂非
掩饰过失,顺随错误
- 文籍先生
称熟悉文献典籍的人
- 文奸济恶
掩饰奸诈,助长恶行
- 文江学海
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、大海般深广博大
- 文经武略
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
- 文经武纬
①谓文事武功都很出色。②菊花的一种。见清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·九花山子》
- 文君新寡
汉临邛富商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,与辞赋家司马相如私奔,结为夫妇。见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。后以“文君新寡”、“文君早寡”为年轻女子丧夫寡居的典故
- 文婪武嬉
谓文武官员习于安逸,贪婪成性
- 文期酒会
定期举行的文酒之会
- 文人墨客
见“文人墨士”
- 文人墨士
泛指文人、文士
- 文人无行
谓文人作风不好或品行不端
- 文人相轻
谓文人之间相互轻视,彼此不服气
- 文人学士
泛指文人、文士
- 文如其人
文章的风格就像作者本人
- 文山会海
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
- 文身断发
古代荆楚、南越一带的习俗。身刺花纹,截短头发,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。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
- 文身剪发
见“文身断发”
- 文身翦发
见“文身断发”
- 文深网密
用法严刻,法网严密
- 文丝不动
一点兒也不动
- 文似其人
文章的风格与作者本人相似
- 文搜丁甲
文章精妙感动神灵。丁甲,神名,即六丁六甲神
- 文韬武略
文武两方面的谋略
- 文恬武嬉
谓文官武将习于安逸嬉乐,不以国事为意
- 文通残锦
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。典出《南史·江淹传》。南朝梁江淹,字文通,年轻时就很有才华。传说他晚年梦见晋张协对他说:“前以一匹锦相寄,今可见还。”江淹把几尺残锦奉还,张大怒说:“那得割截都尽。”江淹的文才从此大不如前
- 文无加点
见“文不加点”
- 文武差事
喻明劫暗偷
- 文武全才
能文能武的全面之才
- 文武双全
犹言文武全才
- 文武之道
指周文王、周武王治国修身之道和西周的礼乐文章
- 文献之家
指博学多闻、熟悉典章掌故的人
- 文星高照
比喻文运亨通
- 文修武偃
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。谓天下太平
- 文以载道
谓用文章来说明道。道,旧时多指儒家思想
- 文圆质方
谓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
- 文章经济
文章和经世济民之才
- 文章巨公
亦作“文章钜公”。文章大家
- 文章钜公
见“文章巨公”
- 文章钜公
见“文章巨公”
- 文章山斗
谓文章为人所宗仰。语本《新唐书·韩愈传》:“自愈之没,其言大行,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。”
- 文章宿老
工于文章的老前辈
- 文章憎命
谓工于为文,而命运多乖。语本唐杜甫《天末怀李白》诗:“文章憎命达,魑魅喜人过。”
- 文章宗工
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
- 文章宗匠
为人宗仰的文章巨匠
- 文昭武穆
古代宗法制度,宗庙位次,始祖庙居中,以下父子递为昭穆,左为昭,右为穆。祭祀时,子孙也按昭穆,左右排列行礼。周文王於周为穆,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,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。“文昭武穆”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,后则泛称子孙繁衍
- 文治武力
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
- 文质彬彬
亦作“文质斌斌”。①文华质朴配合得宜,既有文彩,又很朴实。②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貌
- 文质斌斌
见“文质彬彬”
- 文子同升
谓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。语出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。子闻之,曰:‘可以为文矣。’”
- 文子文孙
指周文王的子孙。《书·立政》:“继自今,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,惟正是乂之。”孔传:“文子文孙,文王之子孙。”一说为守文之子孙。见孙星衍疏。后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
- 文宗学府
文章的宗伯,学问的渊府。比喻学问渊博的人